新闻动态
工商银行
中国教育资讯网 > 新闻 >  >> 正文
疫情下的教学转变:将被动应战变为主动挑战 ——专访信息化教育专家刘雍潜、潘克明教授
发布时间:2020-04-13 20:40  来源: 中国教育资讯网
分享至:
第三届“华渔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已于3月26日正式启动。作为连续三年受到广泛关注的全国性赛事,大赛为教师们提供了信息化应用成果展示舞台,旨在挖掘优秀信息化教学成果和信息化教学人才,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工作。
 
相比往年,今年尤为特殊。我们看到了“教育信息化2.0”在疫情影响下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更加笃定“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故赋予本届“华渔杯”更加深远的意义。
 
赛事启动之际,特邀请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员刘雍潜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潘克明教授探讨关于“防疫期间”教学形式转变的现象,以及分享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经验、见解。
 
 
疫情下的教学转变:跨过河流就不可能再退回
 
在今年“防疫在家”期间,老师们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纷纷转变了教学形式,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为学生们进行远程授课,确保了在特殊情况下学生们的学业不受太大影响,教育教学工作能够继续进行。
 
潘克明教授对老师们在防疫期间吐槽“线上教学”的行为表示理解。“线上教学”给老师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压力,还有时间上的压力。但他同时也认为,“线上教学”的尝试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我们是在特殊时期不得已而用之,但是从长远的方向发展,互联网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很常态的学习方式之一。”
 
刘雍潜教授表示,此次疫情带来教学形式的变化,并不是偶然的、暂时的。“在线教学”是在学校教育这条主航道之外,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且通过这两个月的实践,已经证明“在线教学”在中国推行是可行的。“我认为我们已经跨过了这条河流,走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是不可能再退回来的。”
 
虽然当前“在线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但将来会在实践中逐步解决、完善。刘教授建议老师们调整好心态,把被动的应战变为主动的挑战,把现在所做的工作视作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看待。
 
 
要想取得便利,现在就要不怕麻烦
 
谈到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是给教师增加了麻烦,还是带来了便利,刘雍潜教授很肯定地认为:是带来了便利。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科教学与学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教师今后的长期工作。在新思想、新价值观体系下,应用新技术,最终能够为教师们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华渔杯”就是把教师们在融合创新活动中所得的成果,给予凝固、加以筛选。集中最好的作品,来丰富国家的资源库,为广大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使用。
 
“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件好事,是今后必然要做的事,那现在的你不妨就劳累一点、努力一点。当你越过这座山,你会看见一片新天地,你会发现前面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潘克明教授指出,教育应用平台将会以低结构化的形式存在。所谓低结构化就是简单、好操作、人性化,老师只要用一、两次就能掌握。所以老师们不必惧怕使用信息技术,它不会带来更多的负担。
 
 
“华渔杯“参赛建议:不要为了“炫技”而用技术
 
两位专家都表示,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要秉持着新式教学的思想。新式教学推崇的是交互式学习,凸显出学生的主动性。PPT做得好,但仅仅是老师“一讲到底”,也就不符合新式教学的要求。其次,刘教授还强调,在技术的使用上,老师们可以有所创新,但未必要追求复杂的技术。一切要从教学需求出发,即使使用最简单的技术手段,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就是实用的。为了“炫技”而用技术,则就本末倒置了。
责任编辑:自然
网站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www.education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中国教育资讯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