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宣讲活动
作者:薛苏 孙硕
为继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引导师生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担当作为,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宣讲活动,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诠释伟大精神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引领师生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汲取思想力量、精神力量、行动力量,主动投身国家建设。
伟大建党 征程开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宣讲会上材料学院辅导员刘津言从党的发展历程、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等方面娓娓道来,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共产党人“一路披荆斩棘而来,破万难而蒸蒸日上”的昂扬斗志,感悟“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爱国情怀,以伟大建党精神感染塑造青年,凝聚青年力量、激发青年作为,担负起时代重任,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心有群众 至诚报国
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宣讲会上,材料学院辅导员孙硕围绕焦裕禄同志“三写入党申请书”、“临危受命除‘三害’”等故事徐徐展开,与学生一同走进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的人生,感悟其“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同时师生同诵《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令人动容,催人奋进。焦裕禄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闪亮坐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生动诠释。
自立自强 勇攀高峰
两弹一星”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宣讲会上材料学院辅导员薛苏结合丰富的史料,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众多开拓者与践行者,细腻描绘了科学家们在艰苦环境下,隐姓埋名,发愤图强,攻坚克难,经受考验、铸就强国尖端技术利器的情形,引导师生深刻领会“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会上大家纷纷感叹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也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骄傲自豪,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不懈用“两弹一星”精神滋养初心、感恩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色基因 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搭建女子火线桥,筹军粮做军鞋,哺育烈士遗孤....”是辅导员武岳在沂蒙精神宣讲会上讲到的故事,通过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案例再现沂蒙红嫂这样一个英雄群体,再现“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写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兵支书”王成成带领西墙峪村进行组织、产业连片共建,带动村民致富,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红”“绿”相映的乡村振兴路,展现出了一幅幅具有鲜明特色的沂蒙乡村新图景。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由一个个鲜明且具体的历史和实践“坐所组成的,是一脉相承、系统全面的精神宝库,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成为“大思政课”重要内容,实现理论与青年的“双向奔赴”。